赵佶既然答应了去王晋卿哪里赴宴,自然要研究下原主的记忆以免出现什么疏漏。
其实人都是这样,最了解自己的未必是身边的亲人,反而是每天厮混在一起的基友更知道品性。没见现代的基友之间不都流行一句“比你媳妇都了解你”么。
不过赵佶和王诜的交集就是都对书法和绘画十分狂热,同时这二位的书画水平也当得上艺术家之名。同是搞艺术的自然就亲近一些,而且这二位差着辈分还能愉快的一起逛青楼占了人生四大铁之一。
读过了原主的记忆后,赵佶也算放了心,王诜其实也有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,十七岁没有定性的少年有什么变化想来也算正常现象。而且略一思索赵佶便知道这王晋卿请他无非就是拉关系套近乎罢了,现在王诜不受哲宗赵煦待见,抱腿都抱到他这闲散王爷身上来了。
再说王诜,他本是北宋建国将领王全斌的后人,本身就是出于名门而且年少有才华,就被宋英宗赵曙捉了婿。把宝安公主下嫁给他王诜。奈何王诜虽然是个艺术家然而也是个渣男,逛青楼娶小妾气公主,估计睡粉什么的都干过。结果就是宝安公主早亡,他们两的儿子也没保住。而且在公主病重期间这货照吃照喝该玩玩该乐乐,一点也没见有夫妻情分。反倒是公主临死前还请求神宗恢复王诜的官职。
宋神宗为了安慰妹妹也只好恢复了他的官职,然而心里却对王诜更加厌烦了。等神宗过世哲宗也仅恢复了他驸马都尉的名分,挂了个太尉的闲职实际上手下半个兵都没有。
如今年近过百的王诜也没有资本折腾了,以前为苏轼出头打抱不平的劲头也散了。他还真就是想找个大腿抱一抱,毕竟赵佶已经是他能抱到的最粗的腿了。
其实按理说宝安公主是神宗的同父同母的亲妹妹赵佶的亲姑姑,赵佶的原身怎么也该恨王诜才对。但这件事并没有影响王诜和赵佶交好,也不能说赵佶没心没肺,毕竟宝安公主她在1080年就死了,而那个时候赵佶还没有出生呢,相反大赵佶五岁的赵煦就对王诜爱理不理,所以也算是王诜有运气吧。
为了这次寿宴,王诜还真没少下血本。全府上下都动了起来,就为招待赵佶一人。然而王诜没想到的是他费尽心机成全的却另有其人。
再说赵佶,把系统的事情抛到脑后果然心情就好了不少。这次赴宴还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走出王府,感觉还有一点兴奋。
赵佶的排场不大只是骑马带了几个护卫,后面跟着五七个帮闲提着礼物。
走在汴梁的大街上赵佶只有一个感觉,那就是仿佛回到了现代的民俗街旅游区一样。街道两边的买卖铺户一家挨着一家,还只是晌午街上便行人如织,吆喝之声不绝于耳,一派繁华安定的景象。
以前只在书本上看过,说北宋经济发达且鼓励商业,是汉人封建王朝的一个巅峰。赵佶还真没想到千年前的汴梁竟然能繁华到这种程度,这让他在心底给前辈们点了个赞。
小厮在前面牵马,赵佶在马上悠哉游哉的享受城市风光。他还纳闷自己这次出行未驾车辇,也无人鸣锣开道,怎么这些行人都自动给他们让出一条通路,难道汴梁城的人都认得原主不成?
其实他这一行人鲜衣怒马,虽然并不张扬可百姓们也是避而远之。此时的东京城就和后世的帝都一样,一块砖扔下去都能砸到两个官员。见这种穿绸裹缎又有资格城内骑马的不是那位相公的衙内就是皇亲,那个不长眼的敢挡着路惹祸上身。
闲言少叙,赵佶来到了驸马都尉府。王诜以大礼相待,两人寒暄几句之后赵佶便被邀请到了大堂之上,一番虚礼之后,王诜的寿宴开席。
为了请赵佶王诜也是当真下了本钱,熊掌鹿筋驼峰燕窝海参瑶柱鲍鱼乌参,竟是生生的凑了个八珍。这些东西不要说赵佶了,就是原主的记忆中也没吃过几次。
这不是说端王土鳖,而是原主那点俸禄基本都花在追求艺术上了。维持王府本身花销也不小,像这等奢侈的酒席往少说也要几千贯,哪怕是皇帝赵煦也不敢说常吃。
赵佶初时还有些扭捏,三杯“眉寿”下再有王诜热情相邀,他也是放开了吃喝。大宋的酒桌文化还是很潮的尤其是和文人雅士扯上边,就比如说眼前有歌舞表演,一旁还有人抚琴助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