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四十七章 苦不堪言(2 / 2)澜沧南流首页

“阿爸,我们还能在湄公河捕鱼吗?”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沉默,一个小男孩拉着他父亲的手,眼神中透着不解和疑惑。

父亲蹲下身,抚摸着儿子的头,声音低沉而忧伤:“儿子,我们现在不能在这片水域捕鱼了。但你要记住,这是我们的家,这是我们的河流。总有一天,我们会重新拥有它。”

夜幕降临,傣族村落里弥漫着沉闷和压抑。渔民们围坐在火堆旁,低声议论着当前的困境,生活的重压让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
“我们不能就这样屈服!”一个傣族小伙子猛地站起来,他的眼中泛起不屈的光芒,“我们要想办法,夺回属于我们的水域!”

众人纷纷点头,目光中燃起了愤怒的火花。

老阿公的话同样在苗族山寨中回荡,然而,困境并不仅仅局限于土地。随着法国殖民者的到来,教育与文化也被严重剥夺。

学校变得稀少,而且仅向殖民者的帮凶子女开放,各民族的文化和使用的语言,被迫退出课堂,取而代之的则是生僻的法语。

对于各山地民族的孩子们来说,上学的机会几乎被完全剥夺,文化传承面临断裂的危机。

在苗族山寨的一角,曾经的书屋已破败不堪,门窗破碎,屋顶漏风。

孩子们只能站在远处,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那些殖民者帮凶的孩子走进学校。

“阿妈,我也想去学校。”一个苗族小女孩扯着母亲的衣角,眼中闪烁着期待。

母亲蹲下身,紧紧抱住女儿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:“孩子,现在我们还不能去。”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民族的语言、习俗与信仰在殖民者的同化政策下逐渐淡化。

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模糊,甚至有些人开始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迷茫。

民族自尊与自豪感遭受重创,仿佛整个族群的精神支柱都被摧毁。

司法不公如同一座大山,同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殖民者的法律只为他们和他们帮凶的自身利益服务,对于各山地民族来讲,这无疑是另一种程度的压迫。

“族长,我们的人又被抓走了。”一个克木人后生急匆匆地跑来报告。

“又是因为什么?”族长沉声问道。

“他们说他偷了东西,但我知道那是他们故意找茬。”克木人后生愤怒地说。

族长叹了口气,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。他们无力改变现状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克木人同胞受到不公的待遇。

而疾病也在此时悄然肆虐。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恶劣,一旦有疫情爆发,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。

“阿姐,你觉得怎么样?”一个布老族小伙关切地问着床上的女子。

“我没事,就是冷得厉害,头有点疼。”女子虚弱地回答。

布老族小伙心知这是疟疾的症状,但他无能为力。

这里的医疗条件太差,药品匮乏,连最基本的止痛药都难以找到。

这样的苦难不仅仅是个例,而是普遍存在于老挝上寮的各个角落。

无论是苗族、傣族、克木人、布老族还是其他民族,都深受其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