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十七日,李大明已经退守青龙镇北面的太平台。若是按照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,李大明部应当是继续且战且退,反正距离冷口关还有大约四十里路程呢,山区作战,处处可以设置阻击阵地。完成二十天的阻击任务等待援军,虽然不容易,但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。
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预料不到的事情,使得战局有了新变化。
话说,青龙镇,其实就是后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所在,这里七八成的人都是满族。在红旗军这一阶段的战略中,满族并非红旗军要团结的对象。无论在辽西还是在漠北,蒙族才是红旗军要统战的对象。
可是,青龙的满族,现在也主动加入了对日作战!和京师里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兵不同,满人也分三六九等的,这些满人说白了都是吃不上铁杆庄稼(不全是)的旗丁,要受旗主田主盘剥的,随着时间的演变,大部分都成了不得种田打猎谋生的穷苦人,与汉人老百姓其实区别不大。年初这里被日军第五师团突袭,祸害了一把,饿死者甚多。现在日军又打了过来!而且还是第五师团的日军。
要知道,现在已经是冬季!日军一旦占领城镇,那么这些满人就只能流落山野。青壮年还能熬一熬,老幼妇孺怎么办?直隶平原上气温尚未降低到零度以下,山区风冷,已经是结冰时节!都不说长时间,仅仅是十天半月,老弱妇孺就扛不住!
这些生活在山里的满人,很明显比京师里那些八旗兵更有勇气,短短的时间里竟然组织起来整整四个营团练,两千人!可以说是周边所有的青壮都参加了团练。而且,四个团练营最大的特点就是武器齐全,虽然武器很乱,但人手一支枪,实在没枪的,也有一张弓箭!
满团练没有多少傲气,主动参战,主动服从命令。李大明等人没有拒绝这些满族团练,打仗,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!
有了两千增援,兵力充沛,地形也有利。在随后的时间里,李大明部以五营秦军,两营晋军,四营满团练,死死地顶住了日军第五师团一个支队的进攻,不仅仅是守住了,而且一直守了整整十天!
青龙冷口战场北线战场的形势变化,减轻了冷口朱玉的压力。使得朱玉能够专注于冷口关以南的战场。
日军拿下迁安之后,分出第五师团一个支队,北攻冷口关,敌人比预计的时间来的晚了两天,但并不好对付!
虽然名义上日军的北线是第一军,拥有一三五三个师团,但实际上第五师团并没有全师参与进攻。第五师团的一半儿,也就是一个旅团,驻守在盛京和辽西。奉天清军三百营兵力,虽然战斗力弱,但也不是日军可以忽视的。而且,在青门河一战中被祝之三的东北军歼灭了两个杂牌步兵大队之后,日军也意识到只凭杂牌的步兵大队守盛京和辽西,不靠谱,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!
参与京师直隶大作战的日军第五师团,其实只是一个旅团,北面进攻青龙的是一个步兵联队为基干的支队,南面进攻冷口的是另一个支队,不过这个支队有旅团部加成,兵力相当强大,加上军伕和骑兵工兵辎重炮兵等,合计兵力六千多!
其实南线进攻的日军第二军,也并非二四六三个师团全部。其中第四师团,以一个旅团驻守辽东半岛和牛庄。只有一个旅团在山海关,而且因为要守港口和全军的物资,因此能机动的兵力不多。至少是在十七日,第四师团并没有一兵一卒南下。
朱玉面对的乃是日军的一个支队,不仅仅有步兵一个联队,还有旅团部、炮兵辎重骑兵等部队,总计兵力六千余人!而朱玉只有二十多营,兵力八千余,只论枪支数量,连五千支都不到,压力可想而知!而且,包括朱玉的嵩武军在内,几支来自山西,陕西,河南的部队,都是在碣石山战线经历了血战败退下来的部队。不仅士气低落,装备不齐,平均一支枪连五十发子弹都没有!
这一仗,很难打!对朱玉这个年轻的指挥官来说,是个巨大的考验。朱玉别无他法,唯一的优势,就是地理和已经构筑完善的阵地!他要做的就是把地理优势发挥到极致,当然维持军心更加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