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在场的人们真的不知道对眼下这事应该怎么着手,因为之前没有过这方面的思考。
不过常常倒是认真思考过的,比如之前开过那次诸葛亮会。但那次会议的建议,最终没有用于实战,因为他们面对的磋商对象,除了磋磨和浪费时间,几乎什么都磋不出来。
那次问题的关键是冒出个潘志,潘志是明面上的,背面站着的人自然是胡登临。
常常们谁都明白,如果乐乐真的想盘下小岛来,她有的是办法。她自然是并不在意胡登临的,可能最终还要假胡登临的手。
常常们自然也并不是非常看重与乐乐之间的同窗情谊,同窗嘛,仅仅同一扇窗而已。但毕竟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,只是常常们这七个同窗之间,走得亲一些,可能会在某件事上形成一个合谋,比如说上次去常在镇,也可能有着现在还不知是什么的打算。
乐乐问:“如果盘下这个岛,那七户农家如何安置?盘下来后,他们原来种的那些地,如果丢荒的话,会不会影响小岛的景致?如果不丢荒,是继续往常的耕种呢,还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?”
乐乐停了停,说:“还有小岛上补给问题,小岛上的补给,自然是得依赖于当地人的。”
曾传说,他有个建议。他主张把七户人家就近分散安置在小岛四面的湖岸边,小岛上的土地照样由他们来耕种,耕种出来的粮食和蔬菜,供岛上消费。
就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这事,黄泽元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他认为分散安置成本高,只要产生成本,最终还是得有人买单的。
曾传说,分散安置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。他扳起指头一个一个地数:
第一点是谨防闹事,由于都分开了,集体串门的事就很难发生,为某一件不全心的事集体出面的机率就小得多。
第二点是安置起来比较简单,就是找块地,给对方置上与被安置人相对等同的地,修好房屋,这事就成了。
曾专在扳下第三个指头,正准备说话的时候,常常插了嘴。具体也没有插什么嘴,就是打断他说话。
接着乐乐就把话接了过去,乐乐说她要征求大家的意见。
曾传,我也是大家的一部分噻。
常常说,你也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嘛。
乐乐征求大家的意见,还是集中安置在一处好呢,还是如曾传说的朝湖的四面分开?
这下常常也说了,常常主张分开。
当时常常并没有考虑得有多远,常常只是直观地觉得,如果让一帮失地的农户呆在一起,时间久了,势必对乐乐不利。
这其实和曾传的意见是一致的,不过这话看是从谁的嘴里说出来,现在从常常嘴里说出来,黄泽元也开始觉得曾传和常常说的有道理是有道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