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师府依山傍水,规模宏大,气势非凡。总占地面积约63亩,总建筑面积1.4万平方米。
整个府邸为四进前宫后府王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,以府门、二门、私第为中轴线,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一体,重檐丹楹,彤壁朱扉。
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。
天师府府门坐北朝南,高大宽阔,面河而立,有正门三间,东西耳房各一间,其朱垣碧瓦,金铺铜沓冒。
正门上悬“嗣汉天师府”金字直匾。
府门廊柱上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作的抱柱对联:“麒麟殿上神仙客,龙虎山中宰相家”。
走进府门,一条百余米长的甬道,直通二门,甬道中央的“仪门”二字,提醒这里是文官下轿、武官下马的地方。
甬道东边的玄坛殿为历代天师登坛授箓旧地,有正殿三间,东西屋各三间,呈四合院式。西边为法篆局、提举署。
二门有正门三间,东西耳房各一间。
六扇门上分别绘有隋唐名将秦琼、尉迟恭、程咬金、单雄信、罗成、杨林的神像,喻示道教对忠、孝、仁、勇、信、义的崇拜。
门上挂着一块直匾,上面刻着嘉靖皇帝亲自赐予“敕灵旨”三个大字。“敕灵旨”意思为遵循神灵的旨意,传播道教的教义,拯救世人。
二门内为大院、钟楼、鼓楼、灵泉井、演法大堂。
传说灵泉井是南宋高道白玉蟾大师和张天师共同开凿的,用这井水画符,不仅能祛病强身,还带着一份神秘的力量。
演法大堂是天师演练道法及其府中道士每天诵经礼忏之处。1992年,大堂破损拆除,改建为玉皇殿。
三进为天师私第,授箓院与万法宗坛分置两侧。
天师私第是历代张天师的生活区。
朱元璋御赐门联“南国无双地,西江第一家”,肯定了南张北孔的宗教地位。
天师私第分前、中、后三厅,其青砖灰瓦,系石铺地,木楼贯通,雕梁画栋,天井装点,具有浓郁的古代王府建筑特色。
私第前厅本为客厅,又称三省堂,是张天师掌教后的主教议事之所。1985年,私第前厅改称天师殿。
万法宗坛是道教正一天师道最高的法坛,是万神聚集的地方,为张天师作为道教教主以及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象征,是道教正一派祖庭的重要标志,是历代天师奉旨祀神演法之所。
万法宗坛正殿为三清殿,整体朱垣碧瓦,面阔五间,殿内供奉着三清四御、三官五老共15尊神像,且配有法坛、神幡。
殿外正中廊柱上有抱柱对联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,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”。
四进为灵芝园、敕书阁,后有百花塘。
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,道士追求超凡脱俗、清静无为的境界,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,以增秀色,暗寓仙境。
府内豫樟成林,荫翳蔽日,鸟栖树顶,环境堪幽,实为中国私第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。
正一道龙虎宗第四至六十三代天师遵祖之嘱,在江西龙虎山传道布教,延续1800余年。
众多天师以护国佑民为宗旨,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器重,历有封赏,位极人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