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44章 迫切(1 / 2)重生:官场逆袭与医心爱恋首页

那封匿名信像是石沉大海,没有激起任何波澜。郝建最终还是踏上了前往异国的飞机,心中满是对父亲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初到异国,陌生的语言、环境和生活习惯让郝建应接不暇。但他顾不得这些,一头扎进了医院,全身心地投入到父亲的治疗和学习中。

外国专家团队对郝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,他们早就听说过这位年轻医生的传奇故事,对他高超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充满敬佩。

在专家们的指导下,郝建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的治疗技术和理念。他仿佛一块海绵,贪婪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和经验。他勤奋好学,经常在实验室里待到深夜,一遍遍地练习操作,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。

郝建的天赋和勤奋让专家们都为之惊叹,他们纷纷赞叹道:“这个年轻人真是个医学天才!”、“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!”

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杜晓兰,也逐渐从离别的伤感中走了出来。她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,用知识和爱心浇灌着乡村孩子们的心田。

杜晓兰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,她用生动活泼的语言,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。她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,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,鼓励他们勇敢追逐梦想。

杜晓兰的付出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,他们亲切地称呼她为“杜老师”、“杜姐姐”,她的脸上也重新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杜晓兰在乡村小学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快乐,而郝建则在异国他乡为了父亲的健康而努力奋斗。他们彼此牵挂,彼此鼓励,共同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。

李卫国和王大山深知郝建出国治疗的费用是笔天文数字,仅靠郝建一个人苦苦支撑实在艰难。于是,他们决定发动群众,为郝建筹集善款。他们走街串巷,挨家挨户地宣传郝建的事迹,讲述他为了救治父亲毅然放弃大好前途,远赴重洋求医的故事。村民们深受感动,纷纷慷慨解囊,你一百我五十,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塞到李卫国手中。

“娃,你拿着,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,一定要治好你爹的病啊!”

“建子是个好孩子,我们都相信他会回来的!”